或許在他人眼中的特殊家庭,父母親相差40歲。在街訪、鄰居、與學校、社會,或多或少的強烈對待與投射。說心中沒有波滔是騙人的。一路走過,曾經過不去的過去,如今都過去了。謝謝爸爸、媽媽強大的愛,讓我們三個小孩沒有偏差。「人必自重 ,而後人重之」使之成為向上的如今,因為那些記憶裡,那些逆著風雨的身體已走過,轉成力量被記住,是滿滿的養份和能量。

 
 

回憶已軌跡斑斑,卻再也無法得到父母親回應我的呼喊。請珍惜父母,最無私的大愛,世上最真、最無限的付出,父母給的永遠超過我們無以回報。

 

記得有回,高中在外物流打工,手機沒電了,沒能回撥父母何時下班到家的電話。當時正逢中元,趕貨出貨期,一忙忘了時間,眼看清晨4、5點了。急衝衝回家,鄉下間,家家戶戶都未開門,唯獨後學家燈火通明,一進門,倆老坐在客廳等著後學,只看見父母親擔心的神情,眼神滿滿不捨,沒有責備,只急忙問著餓了嗎 ? 很累對嗎 ?要後學先洗澡,接著吃熱騰騰的飯菜,趕著後學快快休息,如今畫面清晰深藏在腦海裡…

 
 

回憶片段裡,在醫院照顧我的您,在醫院躺椅上滾下來好多次,您車禍時受傷了,還護著要給我們帶回來的食物,說著是我們愛吃的。細數不完的思念、想念、種種點滴...

 

時間真的是最珍貴的禮物,無法停止,無法重來。謝謝您在後學身邊,後學也在您左右,陪伴著最美好的時光,有您在,真的好幸福、好感恩。此生最大的肯定是爸爸給的,說著有我們三個小孩就足夠,什麼都不缺,夠了。

 

出生時的緊緊抱緊,與最後一次感受您溫度的深擁,生老病死,不變的定律,千扣萬叩,不捨您的肉體消失。但始終明白您換個方式 一直存在,中間層層的經歷回憶,堆疊著生離死別的情感、堅不可摧的厚度,您的不怕,成就了後學的勇敢。

 

不想忘記的,會叫做永遠。謝謝所有美好的一切,立身行道,盡大大孝,是後學唯一想做跟必須做的。 

2024/11/27